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引領偉大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偉大實踐中,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中的指導地位。這在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發展史和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創立的,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法治建設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是一個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的科學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理論風格、思維特征和實踐特色。習近平為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獨創性、原創性貢獻。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法治思想萌發和孕育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和發展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深化和拓展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這構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1978年,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氣風發地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開啟新時期,跨入新世紀、站上新起點,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這一氣勢恢宏的偉大歷史變遷就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無論是在“新時期”“新世紀”“新起點”,還是在“新時代”“新征程”,法治都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主題和基本方略,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無論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法治都是內在要求,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實踐證明,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國,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的是良法善治。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必須以不斷發展的科學的法治理論為指導。習近平法治思想就是順應這一偉大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