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險峰,男,漢族,中共黨員、民建會員,江西省萍鄉市人,51歲,現任青海青玻實業有限公司、青海天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二十多年來他扎根在青海,把滿腔熱情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所鐘愛事業上,在創建和領導企業成長中所表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讓企業成為西北玻璃深加工行業的領軍者,自己也成長為民營企業家中的佼佼者。企業和個人也曾多次受到省、市各級政府的各項表彰。

——開拓創新,堅韌不拔,以追求卓越的企業家精神,填補了青海省玻璃行業多項空白。
1999年王險峰只身一人來到青海,在西寧創辦了青海天一不銹鋼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又成立了西寧天隆自動門業。2006年投資2000多萬元創辦了青海天一節能安全玻璃廠,填補了青海省無鋼化玻璃生產線的空白,2010年組建太陽能光伏玻璃廠,填補了甘青寧三省無光伏玻璃生產線的空白。
幾份耕耘,幾份收獲。經過多年發展,2013年由他組建的青海青玻實業有限公司以青海天一實業有限公司十多年的玻璃深加工技術為依托,大量借鑒了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和世界先進技術,是西北五省第一個引進徳國百超中空玻璃生產線的企業,填補了我國西北五省區企業無光電幕墻玻璃產品的空白,推動了青藏高原地區企業對綠色能源的發展。公司的產品先后被省內外許多重點工程所采用,如西安地鐵二號線地鐵站、西安高鐵站、西寧火車站、高鐵站、青海西寧機場候機樓、玉樹機場候機樓、德令哈機場候機樓、西藏阿里普蘭機場、青洽會會展中心、西寧大學、青海省第一高樓、國家開發銀行辦公樓等。企業先后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海省“工人先鋒號”,省“專精特新企業”“綠色工廠”“科技型企業”“雙百企業”以及中國玻璃行業第六屆“金玻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淳樸厚道,誠信正直,依托青海本土品牌“青!,持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辦廠初期,作為民營企業大千世界中的一份子,在市場競爭中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出類拔萃,成為擺在27歲王險峰面前的一道嚴峻課題。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他采取了向大企業及上市公司“取經”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他始終堅信,質量是企業永續發展的生命保障,質量打造品牌,且深信品牌產生效益。正是憑借這樣的人生信條和經營理念,大膽探索玻璃深加工產業的經營方式,他帶領的企業一步步壯大。將“傳承工匠精神 鑄造青玻精品”作為企業發展的初心,以青!靶诺眠^”的質量及“青玻人”淳樸厚道的品德,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和支持。青玻實業作為西部大開發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代表之一,在青海玻璃行業發展中,承擔著自己的歷史使命(正在成立青海省玻璃產業協會),正是這種注重質量、誠信正直的作風使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先后榮獲青海省政府各級單位“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質量信譽AAA企業”“優秀私營企業”“優秀工商企業”“價格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
——以人為本,內引外聯,創建一套極具特色的經營管理模式。
他憑借二十年的經驗積累,不懈努力和拼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加大質量管控力度,努力實現節能降耗,圍繞“強管理,抓安全,保質量,講信譽,扎實高效”的工作思路,實現了生產任務的按時完成,企業效益的逐年提升。每逢節假日,更要親自備上一份福利發到員工手中,多年來勞資雙方關系融洽,不拖欠員工工資。始終以“建設美麗工廠 創造幸福企業”為宗旨,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公司采用能進能退、能升能降、能聘能辭的用人機制,還在企業內推行了利潤考核分享計劃,設立了公司“重大貢獻獎、突出貢獻獎、管理創新獎、技術創新獎”,凝聚了一個愛崗敬業,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團體,并于2020年成立了創新工作室,2021年獲得西寧市總工會“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以實際行動彰顯赤子之心。
青玻實業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除了他本人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廣大員工的辛苦勞動,企業發展壯大后,他從不敢忘記與他一起日夜奮斗的員工。他設立“天一基金”為企業內部困難員工及家屬給予捐助,近年來累計為員工提供各類慰問金200余萬元!俺运煌诰恕,是青海這片熱土給了他創業的機會,作為青海的一份子,他也愿意為第二故鄉貢獻自己微薄之力。多年來,他先后安排就業人員近千名,積極參與愛心助學、扶貧濟困、抗疫救災、攜手慈善等公益活動。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4.15”青海玉樹大地震發生之后,他號召青海天一實業有限公司工會和青海省江西商會會員企業積極捐款捐物,為災區捐贈資金、物品累計達180余萬元;為在青贛籍學子捐資助學款項達15萬元;隨時任副省長、民建青海省委主委高云龍向平安縣貧苦學生捐款12萬元,為西寧城西區大堡子鎮乙其寨村幼兒園捐助5萬元,向社會公益單位捐助書籍,獲得了“熱心社會公益獎”榮譽。疫情期間捐款捐物達50余萬元,他個人因為突出的貢獻,受到中國民主建國委會青海省委會“全省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在擔任了青海省江西商會會長期間,并被江西省政府評為“十大杰出儒商”的稱號。
這些點點滴滴,充分提體現了他作為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也正是他的優秀品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就了他越做越強的事業。所以,他一直以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為慈善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堅定信念,樹立形象,以嚴格自律的黨性修養高標準要求自己。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深刻意識到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部分或全部的影響到身邊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堅持不懈的學習黨的路線和方針,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黨員的信念。在平時的工作中,他時時刻刻用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珍惜黨員的光榮稱號,以新時期的產業工人要求鞭策自己,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始終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省市區各級群團單位對他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2021年9月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馬璐一行到企業視察調研工作,也對他本人及他帶領的企業做出了高度評價,同年他榮獲了青海省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他將繼續保持毫不動搖的創業初心,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繼續傳承工匠精神,鑄造“青!弊吭狡放,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基礎,讓企業做精做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新篇章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